江苏省卒中学会

世界卒中日 我们在行动 ——苏州大学附一院颈脑血管超声团队社区筛查义诊活动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迎来20211029日第16个世界卒中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本着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的初心,颈脑血管超声团队惠品晶教授,颜燕红博士、丁亚芳医师等,于1028日下午赴姑苏区双塔街道锦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尤其是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部动脉超声筛查义诊活动,实施脑卒中防治“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并指导社区医生规范化检查。脑卒中“可防可控”,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高度重度并积极推动实施的利国利民工程。


2018年苏州市卫健委成立超声诊断进修学院至今,由我院颈脑血管超声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培训的超声医师及全科医师遍布苏州大市二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期达到同质化培训、规范化检查的宗旨。


本次义诊活动前期,我院集团医院办公室候宝元主任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在筛查义诊活动期间分时段避免人员聚集。



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其发病急且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动脉粥样斑块逐渐增大、造成血管的狭窄甚至闭塞,或是易损斑块即“不稳定斑块”破裂触发血栓栓塞事件均是造成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脑卒中可防可控,早期识别颈部动脉粥样斑块尤其是易损斑块,及时进行内科规范化药物治疗,同时有效控制脑卒中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颈部动脉超声可实时动态观察颈部动脉管壁及管腔的形态学特点及血流动力学改变,颈部及脑部血管超声一体化检查,使其成为脑卒中筛查的“前哨兵”。

姑苏区双塔街道锦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姑苏区首个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今年1027日正式启用,是与我院合作最紧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辐射辖区常驻人口约4万人。筛查期间,一位男性、64岁,颈部动脉多发易损斑块形成造成血管狭窄,在与家属交流中得知他今年7月“中风”病史,一方面告知病人及家属相关防治知识,同时与社区医师交流,将其列入辖区长期随访关注人群,防止脑卒中的复发等。血管超声团队为居民筛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解读,协同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同时传递脑卒中防治的相关知识。



“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鼓励居民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当活动、戒烟、定期社区随访等,真正实现苏州大学附一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使居民们在家门口即能享受三级医院同质化服务,是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最佳诠释切实增进社区居民的健康福祉。




此次义诊活动获得居民们的一致好评!感受到来自苏州大学附一院颈脑血管超声团队和双塔街道锦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和暖心服务,居民们纷纷表达感激之情,他们表示参加义诊活动不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更收获了脑卒中相关的预防知识。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当天前来参加义诊活动的居民中,有一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图2),今年86岁高龄,能为这样的人民英雄提供近距离的医疗服务,使得这项义诊活动更加意义非凡!




今年10月份至今,颈脑血管超声团队先后参加苏大附一院“我为群众办实事”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义诊活动,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牛桥村联合党建联盟苏大附一院卒中团队开展“党建合力、预防卒中”义诊活动,以及姑苏区双塔街道锦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义诊活动等,取得圆满成功,深受百姓欢迎!


在苏州大学附一院院领导对脑卒中防治工作的关心和鼎力支持下,颈脑血管超声团队长期、规范地致力于卒中防治血管超声诊断病因学评估及配合神经外科开展血运重建工作,2017蝉联国家卫健委卒中防治血管超声诊断培训基地(全国仅4家),且获得国家卫健委全国颅脑及颈部血管超声50强排名第二位。 这些是对颈脑血管超声团队积极进取的肯定和鼓励,更是一份期盼和责任,促使团队不断努力,砥砺前行,为脑卒中防治事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