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e Med︱南京大学徐运课题组揭示缺血性卒中相关小胶质细胞亚群撰文︱李慧雅,刘品一 综上所述,本研究(1)首次发现并定义了两个缺血性卒中相关的小胶质细胞亚群-ICAM和IPAM,这两个亚群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谱和空间分布特点;(2)ICAM位于缺血核心,由DAMP诱导,糖酵解供能,具有强促炎和趋化功能,并且BACH1是诱导ICAM形成的关键转录因子之一;(3)脑缺血后半暗带升高的糖皮质激素可能触发IPAM形成,而IPAM可能由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供能,具有炎症缓解相关代谢特征和神经保护作用。缺血性卒中相关小胶质细胞亚群的发现为临床转化提供了新思路。 ![]() 通讯作者:徐运教授 (照片提供自:徐运教授团队) 通讯作者简介:徐运,女,南京大学鼓楼医院神经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国家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江苏省优秀医学领军人才等。国家和省临床重点专科、省神经病学重点学科主任、省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省神经内科质控中心和脑卒中质控中心主任等。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留学。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学会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江苏省卒中学会理事长等,Neuroscience Bulletin、《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等副主编,Advanced Neurology主编等。主持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科技部脑科学重大项目1项,国自然重点项目和重大国合4项。发表论文300余篇,第一和通讯SCI文章 226 篇,IF 976.588,H因子 50。(PNAS,Advanced science, Stroke,Brain Behav Immun,Mol Endocrinol,JCBFM, Aging Cell,J Neuroinflammation等),发明专利10项。入选2020、2021和2022年“中国高被引学者”。主编和参编论著12部,主编研究生教材1部,副主编和参编“五年制”、“八年制”教材4部。获省部级科技1、2等奖5项。 【8】Neurosci Bull︱南京大学徐运/陈妍团队揭示MFG-E8通过吞噬髓鞘碎片改善慢性脑缺血相关认知障碍 【7】PLOS Biol︱南京大学徐运课题组揭示小胶质细胞调控卒中后神经炎症新机制 【6】iScience︱南京大学徐运课题组揭示QHRD106作为一种新型长效的组织型激肽释放酶制剂改善缺血性脑损伤 【5】Neurosci Bull︱南京大学徐运课题组揭示小分子药物和厚朴酚改善缺血性脑白质损伤和相关认知障碍的机制 【4】Aging Cell︱南京大学徐运团队揭示AIM2通过补体依赖的小胶质细胞突触吞噬介导衰老相关认知功能障碍 【3】J Neuroinflammation︱南大徐运/邱树卫团队揭示星形胶质细胞源性CXCL5在慢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转载须知:“逻辑神经科学”特邀稿件,且作者授权发布;本内容著作权归作者和“逻辑神经科学”共同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脑片膜片钳记录系统的操作和应用】(电生理)(第二期)。讲师 陈明(复旦大学研究员)、来滨(复旦大学研究员);时间 2024年1月13-15日(周六至周一);地点 上海。 “逻辑神经科学”微信群:文献学习 (注:不按要求格式备注,则不通过好友申请) 参考文献 7.Masuda T, Sankowski R, Staszewski O, Prinz M: Microglia Heterogeneity in the Single-Cell Era. Cell Rep 2020, 30:1271-1281. 编辑︱王思珍 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