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特色卒中救治模式和基层认知筛查试点推进会为全力落实“百万減残”,打造“黄金一小时卒中救治圈”,推进江苏省特色卒中救治模式试点工作落地落实,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静脉溶栓能力,9月9日下午,2024年度江苏省特色卒中救治模式和基层认知筛查试点推进会在常熟顺利举行。 南京大学鼓楼医院神经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老年认知障碍研究室主任郑慧芬,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朱向阳,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助理、硕士生导师尤寿江,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薛建中教授共同出席。 首先由常熟梅李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卫正洪致辞。他表示,本次大会聚焦特色卒中救治模式的探索与基层认知筛查的推广,希望通过会议,能够进一步促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深度融合,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卒中救治网络,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认知筛查能力全面提升,实现卒中防治关口前移,为更多潜在患者提供早期干预机会。 大会主席、南京大学鼓楼医院神经科主任徐运致辞。她表示,在目前我国卒中所面临的防控形势下,急性卒中诊疗亟需多部门、多环节协调配合,我们要不断完善卒中救治模式,建立起上下联动的“卒中联盟圈”,实现卒中救治体系的网格化管理。希望通过推广基层首诊、上下联动、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常熟模式”卒中救治网络,为卒中患者打通绿色生命通道,让全省乃至全国更多的百姓受益。 大会主席、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教授薛建中为大会致辞。他表示,目前常熟市大力推行建设紧密型医共体模式,以市级医疗机构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多方紧密协作构筑生命救治网,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建立起有常熟特色的卒中救治模式。希望通过此次江苏省脑卒中和神经内科质控中心徐运教授团队的指导,不断完善救治体系,推动常熟市卒中救治能力向更高水平迈进。 随后,常熟梅李人民医院、支塘人民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常熟市中医院分别交流了各自卒中中心的建设历程与显著成效。 常熟市中医院副院长陈菊萍对常熟市2023至2024年度卒中质控数据进行分析汇报,她提出,要上下联动,畅通沟通渠道,开辟急救新通道,推动基层卒中救治能力的整体提升。下一步,将全力推广“中风120”口诀(常熟话版),进一步增强群众对脑梗死超早期溶栓及血管内治疗的认知。 在讨论环节,各医院代表围绕“基层医院溶栓治疗遇到的最大困难及阻力”、“如何提高县区级医院卒中快速识别及救治”以及“基层医院医生开展卒中救治需要哪些培训”几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徐运教授对此给予了详实的解答并对其未来工作开展进行悉心指导,现场氛围热烈。 郑慧芬教授宣布认知筛查工作正式启动。 最后,大会主席薛建中教授作会议总结。他表示,会议探讨了基层医院卒中救治的经验和挑战,分享了在卒中防治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和计划,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卒中救治事业的发展。 常熟市各卒中中心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完善卒中救治体系,不断提升救治能力,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优化卒中患者防治“上下联动、协同服务”的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医疗服务。
|